自動化
856我國包裝機械業基礎技術研究加強迫在眉睫
中國行業研究網 (0)從產品結構上看,我國包裝機械品種有1300多種,但缺少高科技、高精度、高質量配套產品,產品性能低,穩定性和可靠性差;從企業狀況看,國內包裝機械行業缺少龍頭企業,技術水平高、生產規模大、產品檔次達到國際水平的企業不多;從科研產品開發上看,還基本停留在測試仿制階段,自行開發能力不強,科研投入少。有關專家分析認為,目前,生產高效率化、資源高利用化、產品節能化、高新技術實用化、科研成果商業化成為世界包裝機械發展的趨勢。我國包裝機械業基礎技術研究的加強迫在眉睫。隨著國內包裝行業的迅速發展,客戶對包裝設備的效率,種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一些小型的機器上國內近幾年發展極快,現在國產的全自動包裝設備完全能滿足各類產品包裝的需求。國產機器相對國外設備比較有價格底,采購方便,操作系統按國內習慣設計等優點。然而在大型的全自動包裝機器上主要還是依靠進口。當今包裝機械基礎技術的發展重點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熱管技術、模塊化技術等。機電一體化技術和微機應用可提高包裝自動化程度及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因此我國包裝工業應加強基礎技術研究、開發、利用,使其在醫藥、食品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和便捷。
淺談:機床企業應怎樣穩固市場份額
中國行業研究網 (0)我國機床行業多數企業都是依靠降低產品售價來獲得市場,造成的后果是產品價格低、附加值低、利潤低,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持續發展。隨著產業的發展和競爭的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擁有自主的**、設計,注重品牌的打造和營銷才是企業長期發展的*佳選擇。我國機床產業的發展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發展數控機床為主導、主機為龍頭、完善配套為基礎,力爭早日實現數控機床產品從低端到**、從初級產品加工到高精尖產品制造的轉變。事實上,經過近些年來在進一步提高精度、效率、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基礎上,逐步向加工單元和**柔性制造系統過渡。而中國機床工業在經歷了學習、模仿、自主**的發展過程后,目前在精度、效率、自動化、智能化、環保等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之間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這些差距歸根結底表現為人才差距,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基礎知識不扎實,我國機床工業的技術人員在校園里學習的理論內容整體都是比較簡單且落后的,實踐機會更是少之又少,進入工作崗位后,理論與實踐出現斷層;二是缺乏**,這一方面是人才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凸顯出機床企業研發機制上的缺陷。由于大多數企業沒有成體系的研發平臺,產品的開發過程僅是根
谷歌正式進軍機器人領域避免走向衰退
必聯網 (0)據鳳凰財經消息,據《紐約時報》報道,過去6個月,谷歌和四家機器人生產公司,一同秘密收購Bot & Dolly,Autofuss和Industrial Perception三家機器人生產公司。據悉,谷歌已收購類似的7家公司,并且在安卓系統創始人安迪?魯賓(Andy Rubin)的帶領下,這些公司將一起設計和生產下一代機器人。《紐約時報》稱,谷歌通過收購這些公司,已正式制定進一步涉足“自動化制造”和“智能工業環境”的策略。與此同時,考慮到好萊塢的市場需求,谷歌還在將Bot & Dolly的機器人高清攝影系統軟件極大簡化了編程和復雜機械操作。報道稱,谷歌計劃通過建立Google X和涉足機器人領域,以避免科技公司不斷走向衰退的命運。
數控切割機行業發展策略分析
中國行業研究網 (0)數控切割機進入我國雖然后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年時間,但是經過國家和企業的努力,目前我國的數控切割機行業已取得重大成就。雖說在前些年,我們的數控切割設備還需大量進口,然而在2008年前后,國產數控切割機產業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奪回了“半壁江山”,超過了50%。但是,2008年底襲來的金融危機讓數控切割機等切割行業走入了一個低谷,那么我們又該守住這“半壁江山”呢?根據武漢耐霸數控科技有限公司近6年的生產銷售經驗,國內廣大數控切割機生產企業還得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提高數控切割機的切割質量與精度眾所周知,激光切割機之所以越來越受歡迎,只要是她具有較高的切割精度。激光切割機的切割精度可以達到0.01mm,甚至還要**,但是她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切割材質的限制、切割厚度的限制等等。這就是國內數控切割機行業發展的機會,如果我們將精度提升一個檔次,那么我們不但可以節約成本,還可以留住國內需求數控切割機企業的心,使得他們不再購買國內的數控切割設備。**、提升數控切割機的可靠性這里所說的可靠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方便操作性和方便維修。雖然國內的切割機大多實現了自動化、數控化,但是與國外的數控切割設備相比,還
我國包裝機械行業亟需加大技術研究
中國行業研究網 (0)從產品結構上看,我國包裝機械品種有1300多種,但缺少高科技、高精度、高質量配套產品,產品性能低,穩定性和可靠性差;從企業狀況看,國內包裝機械行業缺少龍頭企業,技術水平高、生產規模大、產品檔次達到國際水平的企業不多;從科研產品開發上看,還基本停留在測試仿制階段,自行開發能力不強,科研投入少。有關專家分析認為,目前,生產高效率化、資源高利用化、產品節能化、高新技術實用化、科研成果商業化成為世界包裝機械發展的趨勢。我國包裝機械業基礎技術研究的加強迫在眉睫。隨著國內包裝行業的迅速發展,客戶對包裝設備的效率,種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一些小型的機器上國內近幾年發展極快,現在國產的全自動包裝設備完全能滿足各類產品包裝的需求。國產機器相對國外設備比較有價格底,采購方便,操作系統按國內習慣設計等優點。然而在大型的全自動包裝機器上主要還是依靠進口。當今包裝機械基礎技術的發展重點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熱管技術、模塊化技術等。機電一體化技術和微機應用可提高包裝自動化程度及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因此我國包裝工業應加強基礎技術研究、開發、利用,使其在醫藥、食品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和便捷。
自動化
857我國儀器儀表企業已進入緩慢回升期
中國行業研究網 (0)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0月,智能電表等儀器儀表制造業實現主營收入6074.7億元,同比增長15.5%;主營活動利潤435億元,同比增長6.8%。 盡管今年儀器儀表業走勢相對良好,但是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奚家成日前提醒說,絕大部分企業產銷及利潤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行業進入了“少數企業發展較快,多數企業持平或低速增長,約20%企業虧損”的新時期。 在歷經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后,2008年起,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訂單量急劇減少。而從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前10月工業數據看,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率居前。奚家成表示,這意味著,儀器儀表行業已從危機中恢復過來,進入緩慢回升期。 今年以來,儀器儀表行業增幅高于大部分制造業,主要得益于國家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支持科技進步、關注民生等有關政策措施的帶動。具體來看,產銷占全行業約40%的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因工業改造需求上升,其增幅高于全行業2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教育、車用、醫療等儀器增幅均超過20%;電子、實驗分析等科學儀器的增幅均接近20%。 產銷增速回升的同時,行業主營活動利潤增幅卻并不高。對此,有專家分析
中國工業機器人展將舉行智能制造催化新工業**
中國經營報 (0)恐怕沒有哪一個工業行業能像機器人產業的高速增長那樣令人興奮,過去4、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長,成為全球*受矚目的市場之一。 隨著智能制造技術的推廣和智能設備在社會生產中的認可及利用,人們逐漸認識到智能機械設備優于傳統工業生產之處。機器人產業作為**智能制造的標尺,正在成為“中國制造”的核心和推動我國制造產業升級的源動力,在未來時間里必將逐漸替代傳統的工業生產。有專業人士表示,智能機械制造或將催化第四次工業**。 “中國制造”求蛻變 一直以來,中國被世界各國視為是勞動力廉價的“加工工廠”。“中國制造”也一向停滯于中低端技術制造業的行列。能否撕掉“廉價勞動力加工工廠”的標簽,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國內市場對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制造”需求越來越迫切。 在過去的3年里,中國人力成本增長近60%,已超過泰國和馬來西亞,一舉成為亞洲新興國家中人力成本*高的國家。2013年年初各地制造企業出現用人荒現象,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正在逐漸削減中國人口紅利,機器人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將**傳統產業的產品和技術,帶來新的競爭力,緩解當前人口紅利的喪失。 此外,隨著智能制造機械技
V型混合機行業擺脫低端朝高新自動化邁進
中國行業研究網 (0)雖說我國V型混合機作為朝陽產業,但發展道路不少坎坷,“低端”就是需要克服困難之一,業界許多相關人士呼吁我國制藥裝備制造商能開發出更多的適應制藥工業生產所需的V型混合設備,特別是無菌生產所用的混合設備,當然想要生產出更先進的設備就必須學習新技術,不能固步自封,停留在原地不發展。因此應該朝自動化目標前進。制藥業中嶄露頭角V型混合機根據國外先進技術精心研制而成,廣泛應用制藥、化工、食品等行業。采用重力混合,對物料的壓饋小,混合均勻度高,功耗小、可真空吸料和密封蝶閥出料清洗方便,采用真空蝶閥放料、無泄漏及粉塵飛揚。適用于物料流動性良好、物性差異小的粉粒體的混合,以及混合度要求不高而又要求混合時間短的物料混合,由于V型混合容器內的物料流動平穩,不會破壞物料原形,因此V型混合機也適用于易破碎、易磨損的粒狀物料的混合,或較細的粉粒、塊狀、含有一定水份的物料混合之用,在制藥行業中嶄露頭角。在制藥工業生產中V型混合機設備是必不可少的設備,特別是V型混合應用領域較多。由于制藥工業所具的特殊性,其V型混合性能對設備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目前所用的眾多形式的混合設備是各有所長,各有所用。技術人員在吸取國內
模具發展智能化接線端子取得技術突破
中國行業研究網 (0)隨著我國模具行業不斷發展,區域智能化、精密化方面不斷取得成績,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接線端子行業的制造水平。接線端子模具的制造程端子質量的好壞,特別是在接線端子精要的位置,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為了適應競爭激烈的市場,我國模具行業不斷尋求自我突破,努力完成行業轉變。如今,模具行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模具由政策保護向按市場或客戶懇求柔性消費轉變;模具設計各自獨立向設統集成一體轉變;在某地消費向全球購和消費轉變;制造工廠對質量**的懇求也在不時進步,這些轉變正在推進展開和應用進入新的階段,即智能化展開階段。也帶動了接線端子制造業向智能化,自動化的消費工藝水平的不時進步。智能模具固然目前總量還不多,PCB接線端子但卻代表著模具技術新的展開方向,在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和展開方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智能模具展開好了,必然會對促進整個模具行業起到有力的帶動作用,因而,在行業展開中優先展開智能模具尤為必要。以為接線端子行業采用更**的模具,也是勢在必行的。為確保接線端子的質量和可靠性,預防上述致命缺點的發作,建議按照產品的技術條件,研討制定相應的選擇技術懇求,展開以下有針對性的預防失效的可靠性檢驗。目前
自動化
858儀器儀表企業利潤高增長時期已過
工業電器網 (0)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0月,智能電表等儀器儀表制造業實現主營收入6074.7億元,同比增長15.5%;主營活動利潤435億元,同比增長6.8%。 盡管今年儀器儀表業走勢相對良好,但是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奚家成日前提醒說,絕大部分企業產銷及利潤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行業進入了“少數企業發展較快,多數企業持平或低速增長,約20%企業虧損”的新時期。 在歷經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后,2008年起,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訂單量急劇減少。而從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前10月工業數據看,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率居前。奚家成表示,這意味著,儀器儀表行業已從危機中恢復過來,進入緩慢回升期。 今年以來,儀器儀表行業增幅高于大部分制造業,主要得益于國家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支持科技進步、關注民生等有關政策措施的帶動。具體來看,產銷占全行業約40%的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因工業改造需求上升,其增幅高于全行業2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教育、車用、醫療等儀器增幅均超過20%;電子、實驗分析等科學儀器的增幅均接近20%。 產銷增速回升的同時,行業主營活動利潤增幅卻并不高。對此,有專家分析
淺談:國產自動化控制企業應如何發展?
中國行業研究網 (0)電氣自動化是推動經濟建設重要依靠之一,在工業生產中實現電氣自動化將有效實現資源*大匹配,并實現**生產,降低生產事故發生概率。我國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將充分貫徹該發展趨勢。作為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方面的核心領域,依靠*先進的科學建立起來的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著現代化工業的前進方向。在工業生產中,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夠在減少勞動力成本和強度上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能夠增強傳輸信息的有效性和實時性、提高檢測**度,同時,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夠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保證生產的**。我國工業規模受益近年來經濟刺激,處于快速擴張階段,電氣自動化對國內工業經濟建設極為重要,那么,我國在電氣自動化領域又該如何發展?實現產業統一性發展推動市場化進程統一電氣自動化工程系統對電氣自動化產品的設計、測試、開機、維護都有重要意義。能夠把開發系統從運行系統中獨立出來,這對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來說,是跨越性的一步,能夠將系統通用化。系統的網絡應該保證現場的設施、監管體系、企業工程的管理數據保持共通。在滿足產業統一之后,就需要深化制造部門的體制改革,關注市場化的影
國內智能電力儀表領域先鋒洛克菲勒占領行業高地
中國電器城 (0)創建于2005年3月28日的深圳洛克菲勒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洛克菲勒),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用戶端智能電力儀表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該公司已成為行業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競爭優勢突出的行業標桿企業之一。 作為國內既熟悉終端用戶用電運行狀況又掌握核心技術的智能儀表主要供應商,洛克菲勒始終堅持自主**、科技強國的歷史使命,以爭做**智能配電供應商為目標,如今已成為具備為客戶提供智能化電力監控、電能管理、電氣**等系統性解決方案能力的國內少數幾家**企業之一。 尤其是作為國家積極鼓勵發展重點行業之一,未來智能電力儀表應用與市場前景廣闊的背景下,洛克菲勒憑借其持續技術**的核心優勢以及在行業中**的品牌與地位,必將在行業快速發展中大放光彩。而此番募投項目更加如虎添翼,產品產能的擴大和高科技含量新產品的投產將有助于公司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市場占有率。 持續技術****行業前行 洛克菲勒自成立以來即主要定位于用電自動化領域,專業從事用戶端智能電力儀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國內既熟悉終端用戶用電運行狀況又掌握核心技術的智能儀表主要供應商之一,具備了在電力監控、電能管理、
精工愛普生推出新款機器人產品
中國行業研究網 (0)???? 作為SCARA工業機器人全球市場占有率****,精工愛普生集團于日前在東京發布了新款H8機器人,該機器人是其水平多關節(SCARA)機器人H旗艦系列的首款機型,適用于自動化裝配、輸送,可搬運重量高達8公斤。愛普生工業機器人在電子和汽車行業生產線的輸送和零件裝配方面應用廣泛,并一貫以高速、精準、操控穩定著稱,為滿足生產廠家提升產量的需求,H系列的性能參數也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除了具有愛普生強大的智能運動控制技術,H系??機器人還裝載了QMEMS傳感器。這些技術使機器人實現了更高效的搬運能力與更小巧緊湊的機身設計的**結合,并賦予機器人高速、低振動的特點。工業領域是愛普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市場,目前,在中國地區推廣的產品主要以4軸工業機器人、6軸工業機器人為主,同時提供業內通用的工業機器人。
目前儀器儀表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中國行業研究網 (0)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奚家成表示儀器儀表行業進入了“少數企業發展較快,多數企業持平或低速增長,約20%企業虧損”的新時期。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10月,智能電表等儀器儀表制造業實現主營收入6074.7億元,同比增長15.5%;主營活動利潤435億元,同比增長6.8%。 盡管今年儀器儀表業走勢相對良好,但是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奚家成日前提醒說,絕大部分企業產銷及利潤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行業進入了“少數企業發展較快,多數企業持平或低速增長,約20%企業虧損”的新時期。 在歷經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后,2008年起,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訂單量急劇減少。而從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前10月工業數據看,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率居前。奚家成表示,這意味著,儀器儀表行業已從危機中恢復過來,進入緩慢回升期。 今年以來,儀器儀表行業增幅高于大部分制造業,主要得益于國家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支持科技進步、關注民生等有關政策措施的帶動。具體來看,產銷占全行業約40%的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因工業改造需求上升,其增幅高于全行業2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教育、車用、醫療等儀
自動化
859工業機器人帶動中國制造變革產業提升空間大
中國行業研究網 (0)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是直接執行者,作為自動化生產重要組成部份,可以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長遠而言,生產成本將得到有效控制。中國正處于工業化時代,機器人應用將為中國制造揭開變革大幕。一直以來,中國被世界各國視為是勞動力廉價的“加工工廠”。“中國制造”也一向停滯于中低端技術制造業的行列。能否撕掉“廉價勞動力加工工廠”的標簽,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國內市場對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制造”需求越來越迫切。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使中國制造改進生產線、實現更大程度自動化成為可能,大家都在期待:機器人可以為中國制造帶來升級潛力,延續人口紅利消失后中國生產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從而為中國制造的長期繁榮積累更多資本。事實上,作為機器人主體,行業前景的明朗化,已在悄然吸引著大量企業魚貫而入。*好的印證便直接反映在機器人的銷量上。2011年,中國市場被稱為工業機器人增長的爆發年——這一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量達22577臺,較2010年實現了50.7%的增長。機器人衡量一國自動化中國提升空間大在國際上,汽車行業平均每萬名工人擁有500臺機器人,有的甚至上千臺,基本上每20人就有一臺機器人。而中國制造業的
國內機床企業應加強差異化競爭優勢
阿里巴巴機械 (0)我國機床行業多數企業都是依靠降低產品售價來獲得市場,造成的后果是產品價格低、附加值低、利潤低,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持續發展。 隨著產業的發展和競爭的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擁有自主的**、設計,注重品牌的打造和營銷才是企業長期發展的*佳選擇。我國機床產業的發展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發展數控機床為主導、主機為龍頭、完善配套為基礎,力爭早日實現數控機床產品從低端到**、從初級產品加工到高精尖產品制造的轉變。 事實上,經過近些年來在進一步提高精度、效率、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基礎上,逐步向加工單元和**柔性制造系統過渡。而中國機床工業在經歷了學習、模仿、自主**的發展過程后,目前在精度、效率、自動化、智能化、環保等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之間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這些差距歸根結底表現為人才差距,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基礎知識不扎實,我國機床工業的技術人員在校園里學習的理論內容整體都是比較簡單且落后的,實踐機會更是少之又少,進入工作崗位后,理論與實踐出現斷層;二是缺乏**,這一方面是人才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凸顯出機床企業研發機制上的缺陷。由于大多數企業沒有成體系的研發平臺,產品的開發過程僅是
國內包裝機械行業亟需加大技術研究
中國行業研究網 (0)從產品結構上看,我國包裝機械品種有1300多種,但缺少高科技、高精度、高質量配套產品,產品性能低,穩定性和可靠性差;從企業狀況看,國內包裝機械行業缺少龍頭企業,技術水平高、生產規模大、產品檔次達到國際水平的企業不多;從科研產品開發上看,還基本停留在測試仿制階段,自行開發能力不強,科研投入少。有關專家分析認為,目前,生產高效率化、資源高利用化、產品節能化、高新技術實用化、科研成果商業化成為世界包裝機械發展的趨勢。我國包裝機械業基礎技術研究的加強迫在眉睫。隨著國內包裝行業的迅速發展,客戶對包裝設備的效率,種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一些小型的機器上國內近幾年發展極快,現在國產的全自動包裝設備完全能滿足各類產品包裝的需求。國產機器相對國外設備比較有價格底,采購方便,操作系統按國內習慣設計等優點。然而在大型的全自動包裝機器上主要還是依靠進口。當今包裝機械基礎技術的發展重點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熱管技術、模塊化技術等。機電一體化技術和微機應用可提高包裝自動化程度及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因此我國包裝工業應加強基礎技術研究、開發、利用,使其在醫藥、食品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和便捷。
發展新材料促進電磁閥產業轉型
中國行業研究網 (0)電磁閥作為流體控制自動化系統的執行器之一,由于有著廉價、簡單、動作快、易安裝、易維護的特點,已經成為流體控制自動化的**產品。二十世紀50-80年代一直依賴進,一直到二十世紀90年代,國產電磁閥才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電磁閥產品市場的強勁需求,得益于這幾個方面。國有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固定資產投資逐步擴大,尤其是幾項世紀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項目的開工需要大量的閥門產品配套;另外,我國正面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石化行業、電力部門、冶金部門、化工行業和城市建設等使用閥門大戶將增強對電磁閥產品的需求。電力行業在“十一五”期間在煤電機組大、中型開工項目所需閥門總計為:閥門總需求量15.3萬噸,年均需求量3.06萬噸;閥門總需求額39.6億元,年均需求額為7.92億元。而按照年均增長20%的速度,“十二五”期間閥門的總需求量為26.56萬噸,年均需求量為5.32萬噸,閥門總需求額為66.4億元,年均需求額為13.28億元。發展新材料促進產業轉型我國自然資源有限,制定節電、節水、節材方面的標準是電磁閥標準的發展方向之一。加快淘汰效率低、能耗大的產品,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新
高新科技解決用工荒工業機器人一路領跑
中國行業研究網 (0)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是直接執行者,作為自動化生產重要組成部份,可以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長遠而言,生產成本將得到有效控制。中國正處于工業化時代,機器人應用將為中國制造揭開變革大幕。一直以來,中國被世界各國視為是勞動力廉價的“加工工廠”。“中國制造”也一向停滯于中低端技術制造業的行列。能否撕掉“廉價勞動力加工工廠”的標簽,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國內市場對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制造”需求越來越迫切。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使中國制造改進生產線、實現更大程度自動化成為可能,大家都在期待:機器人可以為中國制造帶來升級潛力,延續人口紅利消失后中國生產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從而為中國制造的長期繁榮積累更多資本。事實上,作為機器人主體,行業前景的明朗化,已在悄然吸引著大量企業魚貫而入。*好的印證便直接反映在機器人的銷量上。2011年,中國市場被稱為工業機器人增長的爆發年——這一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量達22577臺,較2010年實現了50.7%的增長。機器人衡量一國自動化中國提升空間大在國際上,汽車行業平均每萬名工人擁有500臺機器人,有的甚至上千臺,基本上每20人就有一臺機器人。而中國制造業的
自動??
860"Omron杯"Sysmac自動化控制應用設計大賽圓滿閉幕
弗戈工業在線 (0)2013年12月9日第八屆**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Omron杯"Sysmac自動化控制應用設計大賽于12月9日落幕。該比賽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辦,于6月14日開始,經六個月的角逐,青島大學學生以優異的表現獲得**。"Omron杯"Sysmac自動化控制應用設計大賽是歐姆龍為了配合高校在**活動中對*先進自動化控制技術的吸收和掌握,與教育部教育信息中心合作舉辦的首屆大賽。歐姆龍(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土居公司先生在閉幕儀式上為得獎選手頒獎,并表示:“作為全球**的自動化控制及電子設備解決方案提供商,歐姆龍非常樂意與中國的大學生們分享我們對自動化技術未來發展的創想。通過本次大賽,我們希望大學生們能夠將在學校里學到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由歐姆龍與教育部教育信息中心共同舉辦的"Omron杯"Sysmac自動化控制應用設計大賽,是以歐姆龍搭載了全球*先進技術的Sysmac系列產品為主要控制對象,并以新穎的命題形式為高校的師生們提供更直觀更實際的體驗機會。第八屆**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創辦于2005年,是一項面向**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的競賽活動,旨在更好
陜鼓集團用**力量推動轉型發展
中國行業研究網 (0)近日,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振興發展歷程的**部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在中央電視臺2套熱播,陜鼓集團轉型升級的歷程和成效被載入第四集《智慧轉型》,成為陜西省***家被收錄其中的企業。陜鼓獨特的發展模式對裝備制造業所起的典型示范作用也備受肯定。用**的力量實現轉型,這也是陜鼓集團這些年不斷應對需求變化,調整結構,從而**市場的重要舉措。“兩個轉變”應對市場陜鼓集團董事長印建安認為:“在客戶和市場面前,企業需要放棄自我,要通過資源整合,來實現用戶的需求”。為此,陜鼓確立了“兩個轉變”發展戰略。即:從單一產品供應商向能量轉換領域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轉變;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資本運營轉變。瞄準客戶、市場所需要的環節,進行重心轉移,從重資產、高風險、市場柔性差、收益不穩定的傳統機械制造模式,向依靠**和智力勞動**高效發展的新型制造企業發展模式的轉變。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間,企業規模快速增長,呈現出效益快于規模增長的良性發展態勢,而且效益指標**國內同行,人均利潤甚至超過了國際**同行企業,體現了企業智慧轉型的成效。“一加一減”聚焦核心近幾年來,陜鼓加快新產業的發展
國內機器人廠商放眼于順德智造
中國行業研究網 (0)“目前順德是華南地區重要的機械裝備制造業基地,但是它缺乏**零配件供應體系,這已經制約當地機械制造業進一步發展。”在9日開幕的首屆華南**裝備零配件交易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瞿金平表示,在機械裝備制造業中,零配件配置能力決定了機械產品水準。順德擬補全機械裝備產業鏈本屆交易會參展企業約300家,設置了機器人、自動化系統、傳動設備,各類緊固件、五金配件和刀具附件展臺。據主辦方介紹,本屆展會外地參展商超過60%,采購平臺覆蓋整個華南地區:除了有順德本土機械制造商外,展會還匯集了廣州數控、上海永宜機電、珠海長陸等多家知名品牌,讓本屆展會成為順德規模*大、覆蓋面*廣、**專業的機械裝備零部件界的交易盛會。據統計,機械裝備制造業雖已成為順德區**大支柱產業,該區2012年整機企業的零部件采購額為600多億元,但大部分需在外地采購,成本較高,另外本地零配件配套又相對不完善。“本屆交易會,匯聚了國內外的**零配件廠商,為生產企業提供一站式的交易服務。這樣不僅降低了采購成本,還加速了零配件信息化,尤其是在展會舉辦地的華南機械城,將引進電子商務,讓笨重的機械零配件也可以實現快速交易,讓順德機械裝備制造業從純
技術瓶頸成高壓開關智能化轉型關鍵
全球五金網 (0)高壓開關行業的戰略調整方式主要分為:縱向延伸與橫向拓展,其中,縱向延伸是指行業規模的體制、品質方面呈現深發展,如**高壓負荷開關設備工藝技術;橫向拓展是指側重于高壓開關行業規模、結構的一種擴張。 2007-2012年,高壓開關制造行業工業總產值逐年增加,同比增長率均在10%以上,行業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2012年,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047.09億元,同比增長15.74%;2007-2012年高壓開關制造行業銷售收入逐年上升,其中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1720.09億元,同比增長18.96%;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2010.21億元,同比增長16.87%。與2011年相比,2012年行業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同比增速均有所下降。2007-2012年間,除2010年之外,其他年度產銷率均小于100%,反映行業呈現供過于求的狀態,其中2012年為99.64%,與2011年相比,下降0.04個百分點,表面給行業供過于求的現象更加嚴重。 十二五時期,我國高壓開關行業應以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為契機,以特高壓交、直流輸電工程為依托,增強自主**能力,大力提升開關設備智能化水平,推進環保、節能、減排設
合康變頻參展第25屆紐倫堡國際工業自動化展
弗戈工業在線 (0)2013年11月26日至28日,第“25屆紐倫堡工業自動化展覽會(SPS/IPC/DRIVES)"在德國紐倫堡盛大開幕。展會自1989年舉辦以來,已經連續舉辦了24屆,是歐洲工業自動化廠商和制造商的盛會。為了充分利用這一**信息與技術交流平臺,以總工程師杜心林、副總經理張濤為首的合康變頻海外考察小組不遠萬里來到展會現場,與世界各國的自動化行業同仁們齊聚一堂。期間,在合康變頻杜總工程師的帶領下,研發團隊逐一走訪同行的展臺,就業界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理念等話題展開討論,在充分了解行業**動態的同時,也對合康變頻在國際自動化領域中的位置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與此同時,諸多客戶也紛紛來到合康變頻的展臺,與副總經理張濤就未來的技術和商務合作進行深入洽談,共同探討合作的初步規劃。此次紐倫堡之行,合康變頻有備而來,滿載而歸,可謂收獲頗豐,為日后海外市場的**拓展奠定基礎。
自動化
861宇電自動化承辦2013年顯示控制儀表會議
中國行業研究網 (0)2013年11月23日,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自動化儀表分會顯示控制儀表工作委員會第四屆第四次理事(擴大)會議暨顯示控制儀表技術發展論壇在福建廈門隆重召開。作為本次會議的承辦單位,宇電自動化接待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顯示控制儀表領域數十家企業高層,與他們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會上,來自北京自動化技術研究院院長趙力行、宇電自動化總經理周宇、安東電子總經理肖國專、盤古自動化總經理郭豪杰、南京優倍電氣總經理董健分別做了精彩分享。在后續的交流討論中,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既有經驗的互換,也有不同觀點碰撞出的火花,既分析了我國顯示控制儀表的市場發展趨勢、交流了產品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又對工作委員會的發展交換了意見和建議,這將有效地推進工作委員會的工作,從而促進我國顯示控制儀表產業的健康發展。*后,秘書長武麗英總結了工作委員會2012-2013年工作并介紹了2013-2014年工作計劃。她指出,新一年中,工作委員會將更加密切與會員單位的聯系,不斷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活動形式,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獲得了在場企業的一致認同。作為工作委員會的副理事長單位,宇電自動化一直致力于智能溫控器的研發和銷售,公司成立至今的2
用工荒使工業機器人取代人工成大勢所趨
中國行業研究網 (0)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是直接執行者,作為自動化生產重要組成部份,可以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長遠而言,生產成本將得到有效控制。中國正處于工業化時代,機器人應用將為中國制造揭開變革大幕。 一直以來,中國被世界各國視為是勞動力廉價的“加工工廠”。“中國制造”也一向停滯于中低端技術制造業的行列???能否撕掉“廉價勞動力加工工廠”的標簽,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國內市場對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制造”需求越來越迫切。 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使中國制造改進生產線、實現更大程度自動化成為可能,大家都在期待:機器人可以為中國制造帶來升級潛力,延續人口紅利消失后中國生產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從而為中國制造的長期繁榮積累更多資本。 事實上,作為機器人主體,行業前景的明朗化,已在悄然吸引著大量企業魚貫而入。*好的印證便直接反映在機器人的銷量上。2011年,中國市場被稱為工業機器人增長的爆發年——這一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量達22577臺,較2010年實現了50.7%的增長。 機器人衡量一國自動化 中國提升空間大 在國際上,汽車行業平均每萬名工人擁有500臺機器人,有的甚至上千臺,基本上每20人就有一臺機器人。而中國
郭臺銘調整員工豪賭機器人計劃
工控網 (0)2011年,郭臺銘曾公開表示,2012年起富士康以日產千臺的速度制造30萬臺機器人,用于單調、危險性強的工作,啟動“三年內造百萬臺機器人”計劃。但至今機器人戰略受阻,數量不足十萬臺。郭臺銘**叫停招聘工作,著重推進機器人計劃。近幾年,郭臺銘在不同場合都在強調自動化的重要性,把單調重復的工作交給機器人,這是中國制造業向世界發出的一個信號,中國要成為“制造業王國”。喊口號的同時,郭臺銘也付諸于行動。過去幾年,這家全球*大的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著力推動機器人向生產線的滲透,并刻意削減人工。財報顯示,2008年,富士康國際員工為10.8萬人,2009年達到*高峰,為11.8萬人。兩年后減員幅度逐步加大,2011年減約1.4萬人,2012年減約2.89萬人,減幅達29.2%。這場罕見的“停止招聘”計劃更是把富士康機器人代替工人的聲勢推向高潮。富士康之所以有底氣**叫停招聘工作,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其人工與自動化生產線分工上的調整。自從郭臺銘宣布“百萬機器人”計劃后,一些引進了自動化生產線以及機器人的富士康工廠已經顯現出了效果。原先需要二三十人的組裝線,如今可縮減到5人,所做的工作也僅是操控機器人,
和利時國產PLC的新征程
弗戈工業在線 (0)在由和利時集團董事長王常力博士撰寫的以和利時創立、成長、發展為線索的《經歷成長》一書的封面上,寫著這樣一句話:為自動化百年字號的夢想,和利時正在一步步努力著。這樣一句話,放在1993年的和利時身上,無論如何是不敢這樣說的。那時的和利時,才只是一家剛剛開始自動化尋夢之旅的創業型小公司,雖有著無限壯志與豪情,但要想在被眾多國外***所壟斷的中國自動化市場中,覓到一絲機會打開市場似乎比登天還難。叩開國產PLC的大門尤其是當時中國的PLC市場,相對于早已被和利時攻克下來的DCS,PLC似乎更像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一直面臨著“想做的人沒有資金,有資金的人又不愿投入”的困境。但一方面,當時的用戶對PLC有著在價格和服務上更貼近國內企業的訴求,同時,發展大型PLC也被列入了國家“重大裝備國產化”規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和利時開始了PLC的國產化研發。經過幾年的奮斗,如今和利時PLC已經在水利水電、污水處理、天然氣管網、熱網、煤炭設備、樓宇空調、鐵路電源監控、地鐵監控、裝備制造等行業有廣泛的應用,并在部分行業成為核心的控制產品。針對每個行業的需求不同,和利時為PLC增加不同的應用功能模塊,以滿足行業的
科技部領導至和利時考察調研
弗戈工業在線 (0)2013年11月8日上午,科技部高新司先進制造與自動化處周平處長蒞臨和利時集團北京基地考察調研。和利時集團總經理賀劍鋒、副總經理程五四、技術總監朱毅明、項目規劃總監賈峰等陪同參觀調研。首先,和利時集團總經理賀劍鋒代表集團對周平處長到來表示歡迎,詳細介紹了和利時集團的業務現狀、工作成果、**成就、發展戰略、人才戰略等,并提出**領域控制系統國產化進程還需要國家層面的支持和推動,尤其是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集團技術總監朱毅明介紹了集團的主要產品、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及產品在國內、國際所處的地位等。隨后,周平處長參觀了公司展廳、SMT生產線,軌道交通自動化實驗室、可靠性實驗中心等,詳細了解公司模塊產品制造工藝、產品裝配、系統仿真、質量控制等環節工作情況。周平處長參觀后,對和利時集團在科技**、工作成果、人才戰略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對產品質量的把控能夠按照國際先進標準執行感到欣喜;同時,周平處長還就和利時目前在石化、電力、核電、城市軌道交通、高速鐵路等多個行業內所占市場份額及競爭情況與在場人員進行了交流,并對和利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科技部領導此次考察調研為和利
公安機關備案號:


